欢迎访问【《传媒论坛》】 今天是
《传媒论坛》
您现在的位置:杂志首页 >> 往期目录 >> 正文
往期目录

《传媒论坛》2020年06期

 浏览:33次
  • 《传媒论坛》2020年06期

     传媒观察

    媒介融合背景下主持人媒体素养的构建(1)马晓璐
    当代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倾向探析(4)刘月
    基于网络直播媒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研究(6)张晓娜;张曦予
    网络视频企业的价值链整合——以芒果TV为例(8)刘逸灵
    新媒体下高职百万扩招计划对人才培养路径研究(9)杨苗
    探析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素养(11)刘艺
    2000—2019年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热点研究——基于CNKI数据的CiteSpace分析(13)王琴
    新闻媒体以党建为引领提升人才素质路径探析——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相关工作为例(16)肖遥
    中国传统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(17)朱颖楠
    全媒体环境下地方党报报网融合运行探索(19)刘阳
    从独占到共有: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广告的冲击与应对(20)吴富杰
    探析社交媒体使用的倦怠心理(22)阚晓君
    全媒体时代对外传播素养研究(24)谭娟
    新媒体视域下当代青年文化自信的现状及路径探析(26)张敏思
    融媒研究
    新媒体时代纸质媒体的逆袭之路(27)王秋欣
    融媒体下新闻采编工作创新路径分析(29)杨旭东
    期刊网站与新媒体的耦合传播效果探析(30)康少膑
    短视频传播乱象治理机制的分析完善(32)刘梦磊
    新媒体交互设计在传统偶戏中的应用研究(33)张牧
    全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对外培训品牌提升对策研究(35)胡蝶
    探析社交媒体环境下新闻信息产品传播的特征——以微博为例(36)李倩雯;李想
    从风格定位及内容特点分析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之道——以“Sir电影”为例(38)陆雨倩
    数字新媒体在企业品牌传播中的创新研究(39)师璐
    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创新策略(41)吴嵘
    融媒环境中新闻媒介的传播偏差及纠正(42)夏爱宇
    探析党报新媒体如何从相加到相融——以牡丹江日报媒体融合为例(43)王婧;孟宝林
    全媒体语境中电视播音主持的发展研究(44)孔文娟
    探究“芒果模式”在新媒体时代的融合发展(45)赵佳滨
    创新是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风格的必选之路(46)席鸿
    广电聚焦
    探析媒介融合环境下电视政风行风类节目的创新策略(48)黎苗
    论电视新闻摄像的技巧(49)秦云笑
    4K超高清电视在传统播出中面临的问题及系统建设研究(51)王磊
    增强“四力” 让新闻“动”起来——以四川《乐山日报》为例(52)杨心平
    关于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(54)黄应国
    当代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(55)宋永荣
    地市级电视台纪录片栏目化的运营和发展(56)钟燕
    探析电视台播音主持风格的演变与创新(58)左俐
    探析提高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人语言表现力的策略(60)傅喜春
    探析电视现场直播节目的策划(61)李艳
    融媒体时代民生新闻的传播路径探究(62)李忠益
    融媒体时代报社记者采访技巧运用探析(63)尹雪
    融媒体时代加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创新的实践探索(64)李康
    电视综艺节目中编剧意识的价值研究(65)金子颜
    我国电视新闻播报风格的发展历程及地域差异(66)石佳
    关于新闻信息量的几点思考(67)张晓丽
    “经典诵读”与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有效培养探究(68)张宇楠
    基于数字时代的广播电视无线发射问题的研究(69)杨燕超;赵贵林
    5G技术在未来电视广播技术中的应用(70)李琦
    立体式教学法在视听传播类课程中的应用和探索(71)郭敬原
    编辑出版
    论出版社图书发行的风险防控(73)汪慧
    拥抱“互联网+”,积极探索教育出版的新路径(74)曾菲
    信息化时代下传媒出版行业发展探究(76)崔颖
    融合出版中的编校问题研究(77)杜廷广
    如何做好地方红色文化出版工作(79)谢微
    网格系统在书籍封面版式设计中的运用(81)杜筱筱
    电力经典科普作品的融合出版探索(84)王春娟
    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流程再造的实践及思考分析(85)周玉祥
    探析文教类出版物地域性细分市场的开拓之道——以浙教社高考作文产品线建设为例(87)陈之江
    新闻编辑媒介专业素养提升策略(88)卢丽滨
    新时代图书编辑选题策划思路的探讨(90)张宇明
    数字化视角下图书出版企业的内控管理与策略(91)宋亦芳
    探析新时代党报编辑工作路径的创新(93)王英
    探析新媒体编辑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(94)田丽
    基于数字化时代的报纸新闻编辑工作探讨(95)张英
    “互联网+”时代出版社编辑工作的转型升级(96)宗静
    宏大历史背景下的少儿图画书出版探析——以《茶马古道》为例(97)张婷芳
    学术不端行为及应对策略(98)王朗
    女性编辑存在的心理困境及调试路径(99)白雪
    图书档案
    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发展理念探析(100)王薇
    图书馆在文旅融合时代的使命与创新(102)丁景发
    从供给侧改革视角探析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与利用(103)曾立宇
    基层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(105)宿伟伟
    腹有诗书气自华——《图书评论与阅读推广》评介(106)李友红
    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微信的应用分析(108)高蔚
    数字化环境中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建设探析(109)李小青;史启明;雷易璇
    音乐在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作用分析(111)罗京京
    智能时代下公共图书馆读者隐私信息问题及有效保护策略(112)李永扬
   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研究与探讨(114)孔洁
    新信息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分析(118)桑吉草
    探析高校图书馆管理中人本管理思想的应用(119)李铭
    论新形势下图书馆如何做好阅读推广工作(120)武小燕
    分析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中微信公众平台的运用(121)张帅
    文化传播
    数字媒体技术在动漫设计与制作中的运用研究(122)李泽乾
    新媒体时代MG动画在广告设计中的创新运用(123)李俊
    探析电影艺术和环境艺术的关系(125)李晓雪
    探究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创新之路(126)张笑天
    影视作品配乐的创作心得——以电视访谈节目《拾·光》为例(128)于红;孙雷
    论李碧华小说情爱叙事主题的电影改编策略(129)张荻薇
    《闪灵》音效于人物塑造和受众效果的影响(131)李敬平
    探析照明语言在电影中的运用——以《少年的你》为例(132)洪一丹
    国产动漫电影情感经营探究——以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为例(133)赵晨阳
    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艺术设计传播研究(135)查玮玮
    探析服饰造型对影视剧的影响——以在日播出的《甄传》为例(136)靳松;庄园;曹新鑫;安喜盈
    《四百击》:关乎少年成长的烦恼与忧伤(138)姜名洋
    关于虚拟现实技术在古迹研究中的文献综述(139)王捷妮
    探究如何在新媒体时代环境下推广群众文化工作(141)张钰
    论残酷戏剧的美学内涵——以中国当代先锋戏剧的实践与应用为例(142)肖茹娟
    《史记》英译海外传播效果情况调查——以华兹生和倪豪士译本为例(144)李茹
    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思考分析(146)扎西东知
    探析高校大学生普法宣传网络媒体平台建设(147)任婵娟
    标志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元素探析(148)黄仁慧
    《轮台罪己诏》中古代朴素公共关系的探究(149)刘天照
    《三个发明家》:法国艺术与剪纸动画的融合(150)刘笑雪
    经典文学改编视域下中国动画片的国际化传播研究(151)尚晓明
    基于女性主义视角的奉俊昊电影解读(152)戴安迪;文闻
    一线视点
    融媒体语境下的电商网红销售策略分析(154)刘紫君
    写实主义在《米花之味》少数民族题材中的体现(156)王贵媛
    融媒体环境下“新闻游戏”的现状与困惑(158)兰靖
    探析自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拓展与变化(160)王博
    基于5W模型的微信公众号传播研究——以丁香医生微信公众号为例(161)曾慧芳
    探析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(163)汪登平
    探析网络知识社群中意见领袖的转型——以“罗辑思维”为例(164)郭涛
    “具身认知”理论在新闻理论教学中的启发和运用(166)陈建萍
    游戏广告的崛起——基于产品差异化的分析(167)石子煜
    企业自媒体对企业形象传播的策略探讨(168)孟颖
    提升企业媒体传播力的实践与探索(170)郭忠强
    探析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的叙事转换(171)孙铜雨
    “推普脱贫”计划实施的挑战与应对策略(173)党帅;顾晨希
    全媒体时代大宣传格局的构建分析(175)饶岚
    融媒体时代纸媒深度报道创新探析(176)丁振宗
     

    发布日期:2020-09-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