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【《传媒论坛》】 今天是
《传媒论坛》
您现在的位置:杂志首页 >> 往期目录 >> 正文
往期目录

《传媒论坛》2020年07期

 浏览:36次
  • 《传媒论坛》2020年07期

     传媒观察

    人民日报微博对国庆70周年阅兵报道的仪式化分析(1)李萱
    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打造与传播研究(3)谭娟
    探析微传播语境下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保护(5)安钰盟;谷雨
    科技宣传研究文献综述——基于广西科技宣传实践探索(6)徐海丽
    时政新媒体“侠客岛”的SWOT分析(9)韩林珊
   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探析(11)张春艳
    当代语言服务行业发展与展望研究(13)温宏社;全梦妮
    延安时期埃德加·斯诺眼中的农民和妇女形象解读(14)陈莉诗;屈彩娥;李琳
    融媒研究
   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研究(16)刘建平
    从纸媒到智媒:都市报的转型策略研究——以《南方都市报》为例(17)付沛沛
    数字化在录音技术中的应用与发展(19)王朔
    探析社会化视频传播策略——以哔哩哔哩为例(20)刘莎莎;兰光超
    论新媒体时代报纸副刊改革策略(21)贺昕
    探究自媒体时代的网红经济发展路径(23)吕叶
    新媒体时代下的大一新生媒介素养探究(24)王璐;常乐;李小双;严海艳(指导)
    长视频节目和短视频内容的逻辑差异探析(26)曲伸
    借助新媒体提高老年传统媒体宣传效果的方法研究(27)粘志萍
    美国报业数字变现的可行之道——以《纽约时报》付费墙为例(29)陈子冰
    社交短视频“拍同款”的“模因”理论逻辑及传播机制(30)赵
    科技声像在“短视频”时代推进科技情报领域的发展(33)陈茜
    大数据驱动的科普选题需求挖掘探析(34)刘辉;万冰怡
    新媒体环境下党报做好时政新闻的策略(35)许丹婷
    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新闻教育的问题与思考(36)舒树满
    新媒体时代如何提升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力(37)宋林涛
    论如何在新春走基层中提升“四力”(38)王婧
    以全媒体为基础探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策略(39)杨训波
    社交媒体(短视频)中的主持传播研究(40)郭昊
    多彩宝大数据服务平台的创新路径(42)陈雪;郑勇华;宋依霖
    广电聚焦
    全媒体时代下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发展(43)顾菁
    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主持人的生存与发展(45)成雁南
    探析融媒体环境下的广播发展之道(46)肖青
    探析报纸版面的个性化与美化(48)姜贝
    探析采访中的新闻敏感性(49)谷雨
    探究智能时代新闻传播的变革与发展(51)宋智宇
    如何利用新闻采编技巧体现广播新闻节目特色(52)王荣
   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改进(54)李雪红
    探析电视旅游节目对城市文化的表达(55)张德贵
    收视率分析与电视节目编排策略(56)张洪侠
    新媒体时代下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探究(58)林刚
    新媒体视角下国内外广播发展动向及趋势(59)宋洁
    探析播音主持的亲和力应用(61)李一凡
    影视节目包装中的视觉传达设计(62)曾泽军
    广电网络公司战略转型研究(64)白牧伦
    地方广电媒体如何做好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发展(65)李瑞
    影视后期制作中剪辑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(66)张登
    解析新时期电视艺术的审美文化建构(67)赵依
    探析新媒体时代广播电台新闻记者综合素质的提升(68)阿永嘎
    广播电视台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研究(69)刘育宏
    编辑出版
    新媒体时代传统编辑出版的应对策略分析(70)陈娟
    “互联网+”时代网络编辑工作发展趋势探析(72)邓丽娟;郭建华
    论部编版教材对教辅类图书出版的要求(73)苏瑾
    谈自出版行业的版权问题及保护(75)许燕;严海艳(指导)
    图书批发模式的变革——线上分销的发展前景探索(76)汪慧
    后期编辑在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中的重要性分析(78)许玲玲
    探讨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图书质量问题(79)张涛
   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结合下新闻编辑素质能力的思考(81)肖祥
    图书策划编辑应具备的意识和能力(82)陈迪
    极简设计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(84)郑蕊欣
    电视台文字编辑工作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(85)古扎丽努尔·热西提
    中国文化“走出去”战略下图书版贸工作探析(87)吴迪
    融媒体时代图书编辑的创新与坚守(88)刘亚平
   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编辑工作的路径研究(90)李彦红
    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学术期刊发展策略探讨(92)卢娟娟
    论期刊文章标题的作用(93)王一鸣
    提高科技期刊送审效率的思考与实践(94)杜宁;刘津;乔宝榆
    探析提升图书编辑出版质量的有效路径(95)哈斯图力古尔
    媒体融合时代如何做好新闻编辑工作(96)刘静静
    图书出版数字化转型发展探讨(97)王丽环
    探析报社新闻编辑如何应对媒体融合的挑战(98)颜亦君
    高职教材策划编辑要当好“把关人”(99)张玉
    图书档案
    探析问题读者的优化管理(100)郑丽兵
    探析农业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与管理(102)卢静华
    创新驱动战略下图书馆智库知识服务的策略研究(103)冯木维
    高校图书馆档案信息资料的收集管理和开发(105)李富存
    出版界与图书馆界阅读推广合作研究(106)曹雪梅
    地方高校图书馆开展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研究(108)吴贵宝
    基于LibQUAL+^?的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研究——以河南工学院图书馆为例(110)齐光月
   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(112)顾志芹
    探析质量管理在公共图书馆文献开发中的应用(113)徐俊
    文化传播
    “误识”的想象:《绿皮书》影像的意识形态批评分析(114)佟璐
    戏剧创作和表演辅导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的应用(117)李甜
    探析都市时空与人物形象的剪辑策略——《风中有朵雨做的云》剪辑策略分析(118)陈思吉
    老年人手机使用中的社交行为研究(119)林绮雯
    探析话剧演员表演过程中情感的调动与运用(121)张鑫
    新世纪以来的酷儿电影发展嬗变(122)孙闻筱
    悲剧精神嬗变下的正义与反叛——探析电影《嫌疑人X的献身》人物形象(123)邵帅
    21世纪以来中国广告语言的文学性研究(125)陈嘉瑜
    中国谍战剧叙事研究(126)王泽涵
    对《别见外》系列短视频的叙事分析(128)施璇
    审美距离说与文创产品设计研究(129)唐欢;李妍(指导)
    演员二度创作对话剧表演的重要性探析——以话剧《七先生》中丁有富角色为例(131)刘涛
 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研究——以张艺谋电影《影》为例(132)黄平
    从“春秋三部曲”看林兆华戏剧特征(134)王子怡
    电影《芳华》中的暴力内容分析(135)朱亚丽
    关于舞蹈表演的想象空间和无意识空间研究(137)杨凯渊;牛梓
    从双性同体视角看《赠书记》中的女性形象塑造(138)张晓咪
    草木有心——论《水果传》的人格叙述(140)唯依;魏旭峥
    “小镇青年”观影行为研究(142)赵轩
    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探析——以秦皇岛市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为例(144)王成成
   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机制创新研究(146)扎西东知
    纪录片《记住乡愁》中重庆文化精神内涵探析(147)孔明
    黑白影调下的乡村往事模型探析——以影片《村戏》的风土人情为例(148)石玉莹
    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及编导策略研究(149)谢娟
    国漫发展之路的启示与展望探析——时代变迁与现实启示(150)张春康;葛钰玲
    一线视点
    人工智能在博物馆宣传教育中的应用(151)黄鹤
    大数据背景下的影视艺术教育实践新方法探究(153)亓怀亮
    戏剧表演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(154)刘世超
    新媒体时代次生舆情的成因、危害及对策(156)张旭昱
    商业视域下中国新主旋律电影创作研究(157)陈豪
    从科普宣传角度看公共安全事件的舆论引导(158)呼东燕
    中国文化“走出去”问题及策略探析——以“李子柒”现象为例(160)王微佳
    融媒体时代地方高等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思考(161)孟晶;覃慧敏
    涵化理论视角探析新媒体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(163)赵雅馨
    消息碎片化时代如何做好广播新闻节目(164)周全
    论影视剧题材创新的必要性(165)路畅
    新媒体时代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(167)郑晓丹
    网络虚拟社区文化形态研究(168)郭敬原;汪雯
    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舆论引导探究(169)何明明
    新媒体传播背景下MG动画艺术语言及价值走向(171)陈玲琼
    少儿广播节目的构思与编排研究——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《开心点点》为例(172)苏宁
    基于5W模式分析网络暴力的传播(174)陈晨
    融媒体时代下时政类新闻的改革与突破(175)丁振宗
    探析微电影的剪辑与制作技巧(176)郝莉莉
    《传媒论坛》征稿启事
     

    发布日期:2020-09-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