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【《传媒论坛》】 今天是
《传媒论坛》
您现在的位置:杂志首页 >> 往期目录 >> 正文
往期目录

《传媒论坛》2020年01期

 浏览:32次
  • 《传媒论坛》2020年01期

     传媒观察

    仪式观视角下的道州龙舟文化传播(1)刘芝庭;李金贵
    二十四节气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研究(3)徐丹妮
    政务微媒体舆情应对策略研究(5)刘姗姗
    基于新媒体“陕西红色文化”的区域传播(7)贺娟
    高校学生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与探索研究——以江苏护理职业学院“苏护青年”官方学生微信公众平台为例(8)王丽
    东北地域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开发研究(10)张艳
    从健康传播视域谈中美医疗影视剧的文化内涵(11)杨一丹
   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立体化党建平台构建(12)黄若寒;邵燕茹;王亦纯;祁茹;张军霞;井晓文;陈楠(指导)
    湘西旅游广告图像传播功能研究(14)毛凌云
    融媒研究
    数字时代报纸新闻摄影的变化探究(15)聂影;沈洋
    探析政务新媒体与舆论传播(17)陈晓
    高校新媒体宣传平台的构建研究(19)王一勇
    4K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分析(20)刘付仲伟
   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探讨(22)陆丁花
    全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监测研究(23)黄柏宾
    短视频APP中音乐传播效用分析——以抖音APP为例(25)杨帆
    新媒体时代地方广电媒体的融合与发展研究(26)黄曦华
    论微博对传统媒体新闻传播模式未来发展方向的影响(28)张亦弛
    短视频的分享应用与新媒体领域传播方式的创新研究(29)陈彦
   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融媒体中心设计探析(31)刘巍
    人工智能技术对播音主持行业的影响和改变(32)刘晓峰
   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记者如何提高职业素养(34)陈董荣
    基于大数据视域下网红传播现象研究(35)章青青
    探析融媒时代传媒艺术之大众参与性(37)纪君
    从“尤溪模式”谈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路径(39)刘春青
    传播学视角看微信公众号的传播要素(40)潘楚绚
    探析新形势下媒体融合的发展创新(41)周子钰
    谈我国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发展(42)杨蕾
    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的探析(43)石瑞
    短视频传播中未成年用户群体保护措施研究(44)门泽宽
    广电聚焦
    新时代党报文化新闻的功能与创新分析(45)孙蕊
    论融媒体环境对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(46)蒋焰
    利用广电网络开展视频监控业务研究(48)王兴华;张海波
    融媒体时代的新闻策划探讨(49)王三春
   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播音主持的创新与坚守(50)丛立君
    论现场导演在篮球赛事公共信号制作中的职能(52)郭炜
    记者与新闻采访对象互动关系探析(53)邵文良;闫德发
    论大数据背景下电视新闻主持形态的变化(55)杨雪
    政务类新媒体中心管理制度建设探析(56)蒋沐淋
    论新闻采访中提问与倾听的互动关系(58)谢祥林
    论大众传媒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及创新(59)杜志民
    新媒体短视频冲击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应对措施(60)丘明珠
    融媒体环境下播音员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要求(62)荆雅兰
    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困境与突围研究(63)李炎生;张俊
    新闻记者采访与受众心理(65)赛力克·沙布尔
    探析电视台广告经营转型的困惑与对策(66)王媛
    时政新闻记者如何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新闻——文成县广播电视台《文成新闻》为例(67)张玲
    “村村响”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的建设与维护探析(68)张海波;王兴华
    我国网络体育新闻的传播研究(69)杨辉
    电视专题片剪辑技巧之我见(70)宋猛
    编辑出版
    出版融合时代传统图书编辑的职业困境与对策(71)吴飞
    影视作品中视频剪辑技术的运用(73)祁亚
    探讨医学编辑的创新意识在编辑工作中的作用(74)王琳;秦娟;王昕;李淑杰
    探索学科教学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和运营(75)吴敏
    融媒体时代纸媒编辑创新研究(78)许友祥
   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报纸新闻采编创新途径探析(79)曹兆星
    新媒体和传统纸媒新闻标题语言对比(81)赵润琴
    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(82)周颖
    传统出版机构数字化转型中的问题及建议(84)秦捷
    基于新媒体时代传统图书出版的生存发展之路(85)魏光洁
    媒体融合时代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创新途径探讨(87)张俊;李炎生
    论新媒体时代传统编辑出版的困境与出路(88)阮静
    编辑工作如何在新时代守正创新(90)保进
   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编辑的新定位(91)阚敏
    自媒体时代电台编辑角色的定位及其转变(92)马苏青
    新媒体时代下报社新闻采编能力的培养探讨(93)王成果
    新时期新闻电子编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(94)蒋怡
    教育出版社从事数字出版的优势和路径研究(95)程安寅
    图书编辑如何避免知识性差错(96)曲宁
    图书档案
    微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推广服务探究(97)毛薇
    电影《流浪地球》的美学分析(98)吴卓;彭萌
    公共图书馆基层文化延伸服务的研究(100)蔡学荣
    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建设与研究(101)畅健
    区级图书馆总分馆试点建设工作的一些困境——以韶关市武江区为例(103)罗书琼
   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(104)胡煜祺
    论县域公共图书馆的幼儿早期阅读服务——以三门县图书馆为例(106)李旭;何丹平
    探析怎样提升档案干部队伍素质(107)段然;解少晨;刘云伟
    心理学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的实践探索(109)郑辉
    云图书馆在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中的应用研究(110)韩祥荣
    移动阅读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推广——以湖北省图书馆为例(112)黄英运
    发掘档案信息资源,服务经济社会发展(114)黄新升
    如何利用大数据打通档案信息孤岛(115)范昕
    内容管理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(117)王蓉
    图书馆数字阅读的社会推广研究(118)王娅娟
   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中的应用研究(119)赵建凤
   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创新探索(120)崔东明
    关于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的几点思考(121)杨玉花
    文化纵横
    服装表演的传播效果分析——以“维多利亚的秘密”内衣秀停播为例(122)梁梅朵;韦宛辰
    从小说叙事学的角度解读广播剧的编剧艺术(125)吴秉勋
    谈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发展(127)乔鹏
    国产动漫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艺术形象建构研究(128)李杰
    文化自觉与原景复现—— 《上新了,故宫》传播要素及视听修辞分析(130)王辉
    探析宗族与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——以桂林市毛村为个案(132)孙程程
   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商业广告本地化翻译研究——以香港、内地的商业广告为例(134)李铸;李鑫;陈佳励
    5G技术在音乐教育领域的应用与探索(137)王雅丽
    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再看抗战宣传画(138)韩硕
    从主旋律视角看文献纪录片《守望家风》(140)范文婷
    国学经典传播路径探析(141)何湘君
    阴山岩画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意义(143)吴军
    探析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配乐的配器特点(144)吕霄骁
    在国际传播作品中基于人性偏好讲好中国故事——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《“洋河长”的山水梦》为例(146)陆立
    文化维度视域下跨文化冲突的原因及应对策略——兼论文学经典阅读的价值(147)刘芝钰
    自媒体时代的微博广告传播研究(150)谢甲随
    中小餐饮市场营销现状与传播策划研究(151)韩伟
    新媒体时代下国产动漫电影营销策略分析——以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为例(152)陶鹏辉
    探析导演在影片中的群体领袖作用和说服的手法——以影片《三傻大闹宝莱坞》为例(153)林育瑜;张兴动
    从进口美国电影看意识形态及其影响(155)仇潇
    探析《佛像前的沉吟》的两个版本(156)张阳
    一线视点
    “微时代”的舆论传播问题研究(158)葛亚荻
    从“品牌+”到“内容+”“传播+”——新时代党报理论评论影响力引导力提升新探索和新启示(159)刘海宏;张翼
    新媒体时代职业新闻摄影的嬗变(160)唐兵
    谈虚假新闻为何都能深入人心(162)董丽莹
    平面设计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和发展(163)薛冰
    安大略媒介素养协会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模式探析(164)郭琪
    “后真相时代”人际传播的功能探究(166)陶冶
    网络谣言传播主体的社会动机与应对策略(167)杜一鸣
    自媒体传播行为的特点及其规制路径探析(169)韩佳丽
    新媒体时代高校践行“三进”路径研究(170)杨杰;王聪;沈佳琦
    微信公众平台助力健康教育的路径探讨(171)王明哲
    提高批评性报道有效性的策略(172)孟刚
   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转型与发展研究(174)腊红梅
    探究新媒体环境下的浅阅读现象(175)吴琴燕
   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伦理问题探究(176)徐红梅
     

    发布日期:2020-09-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