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【《传媒论坛》杂志社】 今天是
《传媒论坛》杂志社
您现在的位置:杂志首页 >> 往期目录 >> 正文
往期目录

《传媒论坛》2020年02期

 浏览:66次
  • 《传媒论坛》2020年02期

     传媒观察

    媒介事件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(1)高焕静
    高职院校融媒体平台对校园文化的效力及应用(4)潘文丽
    探析云南微电影、微视频人才的职业化培养——以云艺文华影视传媒学院为例(6)李飞;孙莹
    基于营销视角的湖南省博物馆新媒体推广策略研究(7)黄紫嫣;刘东医
    环境设计专业虚拟现实技术教学空间的设计研究(10)史培行
   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常州外宣研究(12)陈雨溪;汤君莲;石静文
    湖南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状调研报告(14)穆瑞琦;张小锋
    长城抗战遗址文化价值与利用研究(16)张百霞
    新时期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析(18)李迪
    论“网媒平台+多模非遗进校园”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(20)李涵;韦英东;许佳琪;高亚超
    融媒研究
    探析电视与新媒体的竞争与合作(21)马茜
    新媒体“把关人”理论研究综述及发展趋势探析(23)白银
    电视新闻与新媒体融合的发展策略(24)冯涛
    论移动视频直播的“后直播时代”(26)严觅
    关于产业链理论的短视频发展研究(27)齐浩辰
    融媒体环境下短视频的发展研究(29)邓然溪
    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传媒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(30)尚智勇
   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变革分析(32)巩兆恩
    微电影广告的裂变式传播策略研究(33)刘莎莎;陈俊竹
    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研究(35)任政
    微信公众号中的新消费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探究(36)莫等娴;王颖;陈婧;王佳楠
    拟剧理论下的Vlog(39)蔡妍妍
   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编辑角色转型与功能拓展(41)李文军
    职业新闻媒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做好“关键少数”(42)贾艳玲
    探究新媒体环境下人工智能对新闻行业的影响(45)孙羽;薛德岳
    “融时代”地市党报影响力提升和生存发展策略探究(46)李绍波
    探索舆情传播规律,助力微博疏导舆情(47)葛优优
    新媒体时代我国纪录片的发展研究(48)刘坤
    融媒体视域下播音主持专业实践与改革研究(49)路建宁
    新媒体背景下网络舆情治理研究(50)苏泳菱
    广电聚焦
    探析传统广电新闻客户端迭代尝试(51)王茂文
    新时代主旋律下口语传播的发展现状分析(53)魏如玉
    新时期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创新研究(54)王博
    探析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的应变能力(56)穆朕琨
    创新广电新闻报道,打好五大“组合拳”——以汕湛高速茂名段建设主题宣传为例(57)梁向玲
    5G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变革性影响(59)安奉娇
    探索新媒体形势下广播电视传媒的经营模式(60)赵志强
   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策略(61)李威
    从湖州台实践看自媒体时代新闻舆论监督的新突破(63)高雯;黄栋
    新媒体时代下播音主持人的转型发展(64)陈依柠
    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传播策略研究(66)田炎鑫;姚璐
    探析电视新闻节目画面拍摄的技巧(67)王臻
   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人员的角色转型(69)许友祥
    反转新闻与新闻报道真实性的重塑(70)赵依宁
    视觉图像选择与国家形象传播探析(72)肖蕾
    新媒体时代下我国广播新闻主持的创新性探析(73)荆思佳
    探析我国广播电视行业政工工作的思考与实践(74)夏娜
    播音员主持人多角色播音主持的应变能力分析(76)席博宇
   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编辑意识的提升策略探析(77)邢敏
    探析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的转型(78)朱丽丽
    探析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思维(79)商越洋
    “一带一路”背景下的对外宣传困境及对策研究(80)李胜男
    电视新闻与新媒体的融合对策(81)黄春燕
    新时代下媒体人的初心与使命(82)朱丽君
    编辑出版
    强化报纸编辑新闻策划能力的路径研究(83)张亚武
    如何利用微信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力(85)王晔
    出版社网游出版物的开发探索(86)李闻
    媒体融合背景下报纸新闻采编创新策略研究(88)王凯
    新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新模式(89)刘云川
    大数据视域下的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创新探析(90)王琳;秦娟;王昕;李淑杰
    探析出版编辑从业者的素质培养(92)魏玲玲
    新闻述评写作技巧探究(93)刘学刚
    深化改革促发展 出版业态展新颜——以西安书博会为例(96)司雯
    如何强化新时期编辑党性修养(97)武贵勇
    医学科技期刊打造特色品牌栏目路径探索——以《中国医院》杂志为例(99)张晓辉
    新时代党报编辑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探讨(101)李薇帆
    融合出版的内容价值与知识服务(102)谭蓉蓉
    探析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方法(103)吴忠利
    论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(104)张发扬
    论游戏作为出版资源的重要性(105)周湖越
    教辅图书的发展趋势及对编辑工作的启示(106)洪浩敏
    图书档案
    短视频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的运用——以抖音APP为例(107)胡致祯;郭梓婷
    图书馆绿色意识培养探析(109)马骁雄
    北海家文化视觉符号在APP界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(113)黄洁;李林平
    探讨大数据时代下的公安档案管理创新策略(116)王晋
    幼儿阅读的观察与思考——兼谈图书馆少儿图书的馆藏建设(117)陆伟环
    机关档案管理新模式的探讨(119)钟吉
    少儿图书出版领域的新变化——从2019年书展看少儿图书出版(120)丁洪玉
    基于绘本阅读的家庭阅读推广策略(122)刘莹
    探析社区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(123)栾思思
    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与对策(125)沈铭珠
    网络环境下少儿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思考(126)刘静
    探析高校图书馆的社区服务工作——以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(128)王梅;冯敏
    探析公共图书馆自助设备应用中的不足及建议(130)李源
    《公共图书馆法》视野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(131)郭瑞
    文化传播
    从中国传统美学和视觉文化视角看功能游戏的社会意义——以《佳期:团圆》为例(132)程露
    探析弹幕传播机制下“Z世代”次文化社群生态——以bilibili弹幕网为例(134)高戈
    谈东野圭吾作品的民族风格(135)周登宇
    电视节目中的中华文化典籍翻译及策略研究(137)买买提·阿曼吐
    春节联欢晚会:家国情怀的集聚与释放(138)许欢欢
    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研究(140)薛冰
    消费社会中的历史题材电视剧(141)卞晓雅
    主旋律电影《我和我的祖国》口碑领跑策略探析(143)钱瑞
    摄影艺术与绘画艺术的艺术风格(144)于千博
    李杨电影底层社会影像分析(145)张楠;芦春
    论纤维艺术与传统文化符号的融合(146)刘姝珍
    电影《西虹市首富》不礼貌话语产生的幽默效果探析(147)尹熔熔
    大众传媒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有效应用(148)周潇
    探析文化类访谈节目的成功——以《朗读者》 《见字如面》为例(149)李鹏程
    《过春天》:跨过绚烂青春之痛(150)姜兆清
    一线视点
    探析微信粉丝获客运营案——以某小众专业学术传媒企业公众号为例(151)蔡巍
    媒体融合下国企宣传思想工作的困境与出路分析(152)张霞
    心理疏导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(154)牟浩
    5G时代气象信息传播与服务的转型思考(155)苏丽娟
    媒体融合时代的影视教育走向(157)李海霞
    以性别视角聚焦“女性参与” 讲好新时代“她”故事——以中国妇女报为例谈新闻报道中的性别视角(158)强洪
    全域旅游背景下临夏旅游交通发展探析(160)赵怀红
    传播力建设的最后一公里——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探析(161)贺健峰
    融媒体时代下新闻失实的原因与应对策略(163)薛邦熠
    新闻采编技巧研究(164)常颖
    企业危机公关下的广告策略调整研究(166)宋丹
   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何讲好新闻故事(168)黄宝阳
    分析舞台灯光艺术效果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(169)王进平
    探析自媒体短视频广告的监管与治理(171)王媛
    新闻摄影对企业形象宣传的意义探析(172)陈滨
    党报副刊的发展与创新探析(173)孙玉海
    论面对核心受众需求《新闻联播》话语体系的转变(174)王凯晨;余杨
    新时代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探析(175)丁粒立
    地方党报新闻客户端的困境与突破(176)冯乐凯
    《传媒论坛》征稿细则(177)
     

    发布日期:2020-09-11